首页 > 理论探讨

理论探讨

“双一流”大学何以发展新质生产力

信息来源:《国家教育行政学院学报》2024年第6期 发布时间:2024-08-20

高质量发展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首要任务,发展新质生产力是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内在要求和重要着力点。2023年9月,习近平总书记在东北考察期间首次提出新质生产力,指出:“积极培育新能源、新材料、先进制造、电子信息等战略性新兴产业,积极培育未来产业,加快形成新质生产力,增强发展新动能。”随后,习近平总书记在不同场合对发展新质生产力作出了一系列重要论述。2024年3月,习近平总书记参加十四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江苏代表团审议时强调,要“深化科技体制、教育体制、人才体制等改革,打通束缚新质生产力发展的堵点卡点”。2024年5月,习近平总书记在山东考察时指出,“山东在推进科技创新与产业创新深度融合、发展新质生产力、完善现代化产业体系上大有可为”,“要着眼国家战略需求”,“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教育、科技、人才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基础性、战略性支撑。”要发展新质生产力,必须坚持教育优先发展,把教育摆在更加突出的基础性、战略性地位。

2023年5月,习近平总书记在主持中共中央政治局第五次集体学习时发表重要讲话,就教育强国建设进行了系统论述,强调“建设教育强国,龙头是高等教育。要把加快建设中国特色、世界一流的大学和优势学科作为重中之重”。高校作为教育、科技、人才“三位一体”的交汇点,特别是“双一流”大学作为建设教育强国的重要引擎,应深刻把握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发展新质生产力重要论述的精神实质和内在要求,在发展新质生产力中主动走在前列,发挥更大支撑作用,在深度融入国家战略和区域高质量发展中彰显新担当新作为。

一、高校在服务生产力发展中积极作为

近代以来,国内外生产力的飞速发展都离不开高校的重要支撑。高校对国家和社会发展具有多维度服务的独特作用,其自身具备的科技创新、人才培养、社会服务、文化传承等核心要素共同构成服务生产力发展的全方位推动和支撑,科技创新更是推动各要素高效协同提升的关键力量。高校通过科技创新,特别是原创性、颠覆性创新,不断推动生产力向高科技、高效能的方向发展;通过人才培养,培育掌握前沿先进技术的战略科学家、卓越工程师和高素质劳动者等,推动行业产业的发展和创新;通过国内外交流合作,吸收先进科技和文化理念,将本国特色文化与科技推向世界,对提升生产力的国际竞争力具有重要意义。

(一)国外高校服务生产力发展的经验与启示

纵观国外高校服务生产力发展的历程,16世纪以来,意大利、英国、法国、德国、美国的高校起步探索较早,推动5个国家先后成为世界科技强国,国家生产力飞速发展。意大利高校积极开展对外学术交流,促进科技人才集聚,在天文学、力学等领域取得突破,并催生了一系列先进思想;英国高校在工业革命时期,开始普遍与工业界建立联系,推动科技进步和生产力发展;法国最早的一批技术学校为法国培养了一批卓越科学家和工程师;德国高校注重学术研究,同时也与工业界保持紧密合作,推动国家产业发展;美国高校不断加强与政府、行业产业的合作联系,通过强大的科研实力和丰富的教育资源,为国家和社会的发展提供源源不断的动力。

不难发现,尽管不同高校在选择服务路径、模式及实施上存在差异,但都以多元化方式深度参与国家生产力的培育与发展,并取得了良好成效。以美国为例,加州“101公路”科创走廊(硅谷)、波士顿“128公路”科创走廊就是高校服务生产力的重要典范。

硅谷作为当今电子工业和计算机业的王国,其发展离不开以斯坦福大学为核心的高校科技创新主体。斯坦福大学等高校紧抓经济前沿,依靠政府颁布的一系列支持科技创新及成果转化的法律条例,如《史蒂文森-韦德勒技术创新法》《拜杜法案》等,主动对接硅谷产业布局,积极将科研成果转化为实际应用和商业产品;并通过建立新型研发机构、与企业共同打造产学研平台等支撑企业人才培养,同时激发学生的创新创业潜力,赋能硅谷生产力发展。

“128公路”作为美国历史上的早期工业区,在20世纪80年代之前,依托信息和通信技术曾一度领先硅谷,尤其得益于“二战”期间美国对先进电子技术设备的强烈需求,兴盛一时。但随着战争的停息、硅谷的崛起,以及本身存在企业分布零散、无有利法律支撑的劣势,“128公路”逐渐没落。以麻省理工学院(MIT)为主的高校群,紧密围绕自身医疗、金融等方面的优势纷纷创办生物技术公司,并不断提供智力支撑,主动参与企业协同创新的技术合作研发,配合州政府出台的支持政策,助推“128公路”及时转型,与硅谷错位发展,成功跻身为全美国顶尖的生物技术走廊,推动波士顿地区生产力高速发展,成为世界著名的创新中心。

全球历史经验表明,高校是国家建设世界重要人才中心和创新高地的关键因素,是国家实现创新引领、迈向世界科技前沿的重要支撑。上述高校通过采取与行业产业紧密合作、加强创新创业教育以及完善技术转移体系等措施,以外部需求为导向,以强化特色为重点,以构建“高校-政府-企业”三螺旋结构为抓手,主动对接、全面融入区域经济社会发展,不仅为自身发展注入新的活力,更成功推动了地方科技进步和人才培养,为国家生产力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

(二)国内高校服务生产力发展的历程

新中国成立后,我党始终把发展生产力摆在重要位置。毛泽东同志指出“不搞科学技术,生产力无法提高”,邓小平同志提出“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江泽民同志强调必须“以科技创新为先导促进生产力发展的质的飞跃”,胡锦涛同志要求“大力推进科技进步和创新,带动生产力质的飞跃”。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度重视科技创新引领生产力发展,提出一系列新论述、新部署,更是在2023年提出“新质生产力”这一全新概念。

高校进一步加强对科技创新和新质生产力的理论研究、实践探索,协同政府、企业、科研院所、创新服务机构等各主体,不断克服、打通阻碍发展的难点、堵点,在服务新质生产力中展现了更大作为;利用自身优势,积极促进全要素集聚融通,有效提升生产率,取得了一大批重大科技成果,为我国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目标奠定了坚实基础。

高校是发展新质生产力的人才培育基地。据统计,截至2022年,全国范围内,超过40%的两院院士以及近70%的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都集聚在高校,使高校成为我国战略领军人才和青年科技人才的关键汇聚地。此外,高校不断加大对学生创新创业的引导力度,已开设了超过3万门的创新创业教育专门课程,提供1.1万多门网上开放课程,并聘请17.4万名行业优秀人才担任创新创业专兼职教师。

高校是发展新质生产力的科技创新主阵地、原始成果策源地。自2012年到2021年这十年间,科研平台方面,60%以上的学科类国家重点实验室、30%以上的国家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由高校主导建设;创新能力突破方面,高校在全部10项国家自然科学一等奖中获6项,在全部自然科学奖中占比67%,在全部11项国家技术发明一等奖中获10项,在全部技术发明奖中占比72%,并获得两项国家科技进步特等奖。

高校是新质生产力理论研究的智力资源汇聚地。高校围绕理论阐述、应用研究和实践探索等方向,为新质生产力建设提供智力支撑,营造浓厚的先进思想文化传播氛围,在精神层面为新质生产力发展注入先进文化的滋养。例如,厦门大学成立新质生产力研究发展中心,打造国家新型高端智库;复旦大学成立保险应用创新研究院,着眼金融强国战略,校企联合创造金融新质生产力。

高校作为发展新质生产力的战略支撑,在推进新质生产力发展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尤其是“双一流”大学,攻克了一系列“卡脖子”问题,在服务“国之大者”中体现出了高校担当。比如,山东大学攻克了地下工程突水突泥灾害预警与治理系列关键技术,在成兰铁路等全国200多个重大工程中被广泛应用;与西藏自治区开展战略合作,在全国高校范围内率先组建西藏研究院,支持现代化新西藏建设。再如,上海交通大学等国内优势高校协同相关科研机构,组建长三角集成电路设计与制造协同创新中心,联同行业龙头企业,推动微电子领域基础研究成果走向产业化。

总之,中国生产力的飞速发展离不开高校的服务支撑。特别是“双一流”大学通过人才培养、科技创新、社会服务、文化传承等功能,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持和保障。未来,“双一流”大学应继续加强人才培养和科技创新工作,推动产学研深度融合,推动国际交流合作,为国家的科技进步和经济社会发展作出重大贡献。

二、“双一流”大学在服务新质生产力发展中面临的问题与挑战

“双一流”大学作为推动新质生产力发展不可或缺的力量,已取得诸多成效,但通过对《中国集成电路产业人才白皮书(2019—2020年版)》《2022年中国专利调查报告》等权威报告分析发现,高校在人才培养体系、原始创新能力、科技成果转化、对外合作交流等方面仍存在一些问题。新要求、新挑战下,具体分析、因情施策,对高校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一)人才培养体系需进一步强化

高校作为国家人才培养的重要支撑,在培养国家急需的拔尖创新人才、工程技术人才等方面应进一步强化。截至2020年,在新质生产力高度依赖的STEM(科学、技术、工程、数学)专业现有从业人员中,我国相关专业硕士生和博士生占比分别仅为13%和2%,而美国STEM专业中硕士生和博士生占比已达到24%和5%。

(二)原始创新能力需进一步提升

高校作为科技创新的重要策源地,虽然科研成果不断涌现,原始创新能力日益凸显,但总体上原创性、颠覆性、突破性、高影响性的科研成果仍不足,关键核心技术受制于人的局面依然存在,严重制约了高校更好地服务国家重大战略需求的能力。高校在原始创新引领新质生产力发展方面仍任重道远。

(三)科技成果服务产业能力需进一步提高

高校作为科技成果孵化的主力军,虽然已取得了丰硕的科技成果,但依然存在落地转化不足,专利实施率、产业化率偏低的现象。根据《中国专利调查报告2022》,发明专利在中国高校的实施率只有16.9%,明显低于美国高校;高校发明专利的产业化率只有3.9%,低于企业和科研院所。此外,高校在成果转化过程中,具备技术专业背景和市场营销能力的复合型成果转化服务人才较为缺乏,限制了高校科技成果转化的速度和效率。

(四)科技评价体系需进一步完善

完善的科技评价体系是推动国家科技事业及新质生产力持续健康发展的重要手段和保障。自2018年起,我国开展破“四唯”、破“五唯”改革,完善科技人才评价机制,激发创新活力,取得了显著成效。然而,面对发展新质生产力提出的全新要求,我国高校科技评价体系还存在制度不健全、方法不规范等问题。

(五)对外交流合作需进一步增强

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中国“坚持交流互鉴,推动建设一个开放包容的世界”。在对外开展教育合作与文化交流中,“双一流”大学作为高校的重要组成部分,发挥了不可或缺的作用。然而在国家对外开放的新格局中,对外交流合作领域和渠道不够丰富,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高校服务新质生产力的全面发展。

综上所述,为了更好地推动新质生产力发展,“双一流”大学迫切需要培养兼具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综合性高素质人才,同时不断增强科研创新能力,突破科技成果转化中的瓶颈,深化对外交流合作,为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贡献高校力量。

三、“双一流”大学服务新质生产力的发展路径

“双一流”大学要着眼服务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建设大局,紧密结合自身学科齐全、科技创新能力突出、人才储备丰富等优势,通过做好顶层设计、建设高水平人才队伍、加强科技创新、加速成果转化应用、推进有组织科研等,系统推进高校综合改革,回答好服务新质生产力发展“高校何为”的时代命题。

(一)加强服务新质生产力发展的顶层设计

1.系统谋划发展新质生产力的整体布局

聚焦服务国家重大战略需求,秉持开放合作精神,坚持“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前瞻设计优化高校服务新质生产力的人才、科技等要素的整体布局。健全完善“新型举校体制”,推进成立学校科技委员会等决策议事协调机构,加强对学校科技、人才等工作全局的顶层设计和统筹管理,支撑学校服务新质生产力发展。以全球视野谋划服务新质生产力发展,积极融入全球创新网络,用适应新质生产力发展的更加开放的思维和举措,整合发展资源,加速助力培育新质生产力。

2.引领建设新质生产力发展的理论高地

聚焦发展新质生产力的关键问题,发挥“双一流”大学的理论高地和人才汇聚优势,凝聚政府、企业、科研院所力量,围绕数字经济等产业发展的重要方向,深入推进新质生产力的理论和实践研究,为新质生产力及生产关系的发展提供智力支撑。结合新质生产力理论研究需求,布局建设一流创新平台和团队,强化交叉融合、协同发展,着力打造新型高端智库,服务中国经济高质量发展。

3.构建发展新质生产力的数智化支撑

把数智化转型摆在学校事业发展的突出位置,系统规划设计战略目标、机制创新、制度建设等总体布局,以高校深层次数智化加快催生新质生产力。围绕科技创新、人才培养等关键环节的要素流动和态势感知,推进数字平台等数智化基础设施建设,通过形成的数据资产为学校发展新质生产力提供决策咨询。以数智化联通学校内部管理环节,支撑业务、数据、流程的贯通和融合,在服务师生、提质增效、风险防控等方面发力,营造培育发展新质生产力的高效内控生态。

(二)以高水平人才队伍引领支撑新质生产力发展

1.提高人才培养的政治站位和历史主动

坚持把党的领导贯穿高校人才工作始终,把牢社会主义办学方向,紧密围绕推进中国式现代化这个“最大的政治”,始终牢记教育是国之大计、党之大计,切实回答好“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为谁培养人”这一教育的根本问题,着眼当前历史时期发展新质生产力这一关键任务,统筹文化素质提升和立志报国引导,努力从党和国家事业发展全局中思考与把握育人的政治使命。要特别坚定文化自信,深入挖掘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精华,坚持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运用好红色资源,推动红色基因代代相传;大力推进文化数字化,让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成为人才培养的重要精神给养。

2.构建高质量人才自主培养体系

始终坚持“以教为先”,树立崇尚立德树人、教书育人的鲜明导向,加强协同育人,营造有利于培养发展新质生产力所需各类人才的良好生态。强化学科专业一体化建设,加强优质教育教学资源体系及链条的重塑,创新学科融合、知识复合的培养模式,激发人才培养整体效能。深入推进科教融合,全面整合校内科研、学术、人才资源,创新突破育人形式,实现知识和人才的持续迭代更新。积极探索各类特色鲜明的新型人才培养模式,推进建设国家卓越工程师学院、学科交叉中心等人才培养平台,为新质生产力发展提供高水平人才供给。

3.完善“引、育、用”人才工作机制

聚焦战略性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发展,坚持科技人才长期培养的目标,注重前瞻性布局,全面培育科技战略人才和应用型人才。围绕发展新质生产力急需,将引才目光深化拓展,注重人才多元引进,实施更加开放的人才政策,精准延揽、靶向引才。加大对科技人才,尤其是青年人才的支持力度,与国家有关科技计划紧密对接,探索长周期、高强度的稳定支持机制,推动产生重要科技成果。

(三)以科技创新培育和发展新质生产力

1.聚焦推动原创性、颠覆性科技创新

统筹推进基础研究和关键核心技术攻坚,加速培育发展新质生产力的新动能。深入把握基础研究对新质生产力发展的支撑性、长久性作用,融合科技前沿和国家、区域、行业发展需求,积极引导企业和社会多元化资金投入,探索建立灵活的基础研究投入补充机制,更好推动高校系统凝练、攻克重大科学问题。以山东大学为例,通过对数学学科基础研究的持续支持,打造形成原始创新策源地,产生系列重大科技创新成果,引领带动金融数学、密码学等深入服务国家重大战略需求。依托“双一流”大学优势特色,积极联动国家战略科技力量、社会创新资源,梳理“卡脖子”技术难题,推进关键核心技术协同攻关。聚焦国家发展未来产业前瞻部署的新赛道和创新标志性产品,探索建设早期试验场景,引领未来技术迭代突破。

2.构建高水平科技创新平台体系

积极营造发展新质生产力的创新生态,探索适应新质生产力发展的平台管理运行模式,牵引解构优化现有平台体系。把握全球科技创新发展趋势,发挥“双一流”大学学科齐全优势,重点围绕改造提升传统产业、培育壮大新兴产业、布局建设未来产业,前瞻谋划论证建设重大科研平台,提高体系化、建制化建设水平。以学校、企业、科研院所等协同联动为抓手,探索建设产学研用一体的新型研究机构,推动学科、教育、人才力量与产业资源深度融合。

3.发挥学科建设对科技创新的支撑作用

围绕新技术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整合发挥一流学科及相关学科群特色优势,探索学科发展新方向,形成一批面向国家战略需求和未来科技发展趋势的新学科,提升学科、科研和人才培养的适切性。深度聚焦发展新质生产力的新要求,在基础学科、交叉学科建设上下功夫,一方面挖掘基础研究的创新点,深化拓展基础学科服务面向新质领域的科研成果;另一方面加快促进学科间深度交叉,通过跨学科组建团队、搭建学科交叉平台等方式,不断完善优势与特色、应用与基础、综合与交叉相促进的学科总体布局,巩固提升发展新质生产力的学科基础。

(四)以成果转化应用提升新质生产力效能

1.精准服务“四链”深度融合

按照党的二十大报告对推动“四链”深度融合作出的部署要求,发挥“双一流”大学创新供给和人才供给优势,精准服务打造知识、技术、资金、人才、数据等要素集聚融通的产业创新生态。聚焦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协同优势单位开拓新型工业化场景、打造跨界融合场景、建设标志性场景,贯通科技创新成果的研发与应用环节,加快优秀成果转化进程。建立供给侧与需求侧的技术清单制度,完善企业与高校之间的合作模式,打通科技成果转化过程中的堵点,推动科技创新顺利跨越产品化、产业化和市场化三个台阶,有效推动“四链”深度融合。

2.创新科技成果转化范式

围绕国家和区域产业体系发展需求,以人工智能等先进理念牵引建设产学研深度融合的公共服务平台,提升成果转移转化全过程质效。推进建设国家卓越工程师创新研究院,融合政府、产业、高校优势特色,探索科技成果创造、转化的新型组织模式。完善高校专业化技术转移机构和人才队伍建设,加大对技术经济、科技投资等科技成果转化专业人才的培养,强化知识产权保护意识,优化技术转移过程服务。推进大学科技园、技术转移机构、工业技术研究院等协同发展和深度融合,加强科创母基金等基金赋能,打造服务新质生产力发展的科技成果转化高地。

(五)以深化对外交流合作赋能新质生产力发展

1.健全多元化对外交流合作体系

人才培养互促共赢,引进国际先进教育理念、教学方法,探索符合新质生产力发展需要的教育模式;加强科技人才与国际接轨,着力培养引领新质生产力发展的创新型复合人才。科学研究协力攻关,加强跨学科国际合作研究,共同攻克新技术、新产业和新业态中的关键问题;积极构建国际学术交流平台,推动学术创新和技术进步,为新质生产力发展提供源源不断的动力。

2.深化“一带一路”对外交流合作

探索国际交流与合作的新模式,充分依托“一带一路”,发挥“双一流”大学的独特优势,推动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和地区的交流合作,促进成熟科技成果服务新质生产力发展。联合“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大学、科研和政府机构,不断开辟新的合作领域,开展面向热点需求的专项合作,共同推动我国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和地区的产业升级与经济发展。

(六)以有组织科研助力与新质生产力适应的新型生产关系形成

1.推进科研组织模式变革

坚持目标导向和问题导向,以高校的优势特色为先导,推进有组织科研。围绕新质生产力高科技、高效能、高质量的重要特征,强化科研过程中人才、平台、项目、成果的一体化建设,建立覆盖前沿探索、基础研究、集中攻关的科研体系,系统支撑新质生产力的形成发展。以高水平创新平台为依托,以重大任务为牵引,探索建立改革试点先行区,建立健全资源配置一体化机制,突破学科专业界限,赋予平台或团队负责人资源配置自主权,推动形成适应新质生产力发展的高水平科研组织模式。

2.健全以服务新质生产力发展为导向的评价体系

根据人才成长规律,不断优化科技人才发现、培养、使用、激励机制,构建以价值、能力、贡献为导向的科技人才评价体系,畅通教育、科技、人才良性循环。在科技人才评价体系的基础上,加大新质生产力形成过程中的各影响因素的权重系数,引导科研人员聚焦研究发展新质生产力的“卡脖子”难题,勇于探索未知领域,加快实现重大科技突破,全面助推新质生产力发展。

综上所述,新质生产力内涵不断丰富和深化,积极助力经济社会发展。高校在这一过程中发挥了不可替代的作用,但距离高水平服务新质生产力发展的目标,更加需要从新质生产力发展对更高素质劳动者、更高技术含量劳动资料、更广范围劳动对象及生产力诸要素高效协同的需求出发,结合自身优势特色,以做好顶层设计为引领,以建设高水平人才队伍、加强科技创新、加速成果转化应用、对外交流合作为支撑,以完善有组织科研体系为保障,在服务新质生产力发展中实现新的重大突破。

  作者:任友群,山东大学党委书记、教授
  来源:《国家教育行政学院学报》2024年第6期

                                                       责编:王静
                                                       二审:杨维恒
                                                       三审:贺力